银粉百科

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社旗镇(南阳市社旗县各乡镇名字的由来)

日期:2024-12-02 10:53:05     浏览: 100

“社旗”,本名“赊旗店”,清朝时属南阳县管辖,是交通畅达、工商业发达的大集镇。

1965年,划南阳、唐河、方城、泌阳的一部分,取“赊旗”谐音,设置社旗县,寓意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的。

山陕会馆

关于赊旗地名的来历:

1、《南阳县志》说:元朝分旗屯田,旗主姓佘,后传为“赊”。

2、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有个叫佘老九响应,便到布店赊布制旗。人们从四方集结旗下,与元朝统治者展开了斗争。明朝建立后,朝廷拨款修建了一座大客店交给佘家经营,朱元璋对这家客店赐名“赊旗店”。

3、传说刘秀当年起义反对王莽政权,曾在这里一刘姓酒家赊了一面酒旗,作为招兵买马的大旗,最后推翻王莽新朝的统治,建立了东汉政权,故称赊旗镇。


赵河街道

赵河公园

因赵河流经而得名。


潘河街道

潘河风光

因潘河流经而得名。


赊店镇

赊店古镇

史称赊旗店、赊旗镇。

相传汉光武帝刘秀在此地酒馆賖酒旗为帅旗,起兵反莽成就帝业而得名。


桥头镇

三官庙

唐宋时期,有人在宛城至裕州官道珍珠河石桥东头开设店铺,称为桥子头店。

明嘉靖年间称桥子头镇,清乾隆年间简称桥头镇。


饶良镇

相传汉光武刘秀曾在此地树下避暑,树荫始终相随而得名“绕凉”,后以谐音称“饶良”。


兴隆镇

茅草寺遗址

清初唐河水运发达,此地为水陆码头。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知州潘云桂在此设店,因商业兴隆,人口增多,为祈求吉祥得名兴隆镇。


晋庄镇

千佛寺

明朝时中原腹地由于战争、瘟疫等原因,人口锐减,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晋庄


李店镇

元朝中期,因临唐河至裕州官道,李家在此路边开设店铺,先后称李家店、李家寨、李店镇,后简称李店。


苗店镇

唐北地下交通站

宋朝初期,苗姓在此开店发财,加之苗姓户大势众,称苗家店,简称苗店。


郝寨镇

汉代郝姓在此建村,并筑有寨,称郝家寨,简称郝寨。


朱集镇

大戏楼

汉代朱姓建村开店,称朱家店。逐渐形成了集镇,称朱家集,简称朱集。


下洼镇

明末,夏姓人家从湖北江夏迁此定居,因村址地势低洼,夏秋多出现积水洼地,故名夏洼

后因下、夏音同,逐渐演变成下洼。


太和镇

蔚文中学旧址

1930年,大地主李子炎仿照北京皇城改建寨墙门楼,引用北京太和殿的“太和”二字为寨名,石刻“太和寨”门额嵌于城门楼上,取太平人和之意,称太和寨


大冯营镇

明朝初期,冯义从山东东昌府清平县迁此建村,并依军队安营之法把该村为前营、后营、东营、西营四部分,统称大冯营。


陌陂镇

东汉初年,东汉开国名将朱佑在此建狱营兴集市,因位于陌陂河南岸,北濒山溪,得名陌陂。


唐庄乡

清顺治年间,唐姓建村,故名唐庄。